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桐庐禾明子布艺设计工作室 >> 数码资讯 >> 硬件信息 >> 正文  
 相 关 文 章
  • [北京] PC109E大跌…[9633]

  • 要时尚就要瘦身 …[9953]

  • 数码摄像机磁带有…[3034]

  • 最值得推荐的DV[3408]

  • 很专业的样子,松…[4542]

  • 疯狂! 松下DV新品…[3827]

  • SONY2004年新品DV…[5517]

  • 拍摄DV影片前这些…[4108]

  • DV电池芯的更换[2707]

  • “圆头圆脑”的索…[3096]

  • 热 门 文 章
  • Linux和windows…[4766]

  • BS一切低价本本…[14175]

  • Intel 64位赛扬…[13488]

  • 采用E6核心!AM…[15252]

  • 主板市场爆猛料…[12455]

  • 推 荐 文 章
  • 爱已随风-探讨…[8847]

  • 爱已随风-探讨…[8440]

  • 爱已随风-探讨…[9836]

  • After effects简…[64542]

  • [COOL 3D 专题教…[41332]

  •  
      双镜头DV要动DC的奶酪         
    双镜头DV要动DC的奶酪
    [ 作者:新浪科技    转贴自:新浪网    点击数:4214    更新时间:2004-6-2    文章录入:梦幻 ]

        科博会上三星展台上一款怪模怪样的巨大的DV模型引起了众多参观者的关注。说它怪模怪样,是因为它竟然有两个镜头,分别实现动态摄影和静像拍摄功能。据三星电子摄像机中国区销售部金昌焕部长介绍,这是三星今年下半年即将上市的一款新产品——mini双镜头DV。

      随着宽带的广泛使用,数码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当大家还都在热烈地讨论DC还是DV更适合家庭和个人消费者使用、哪个价格更便宜时,一转眼,具有超强静像拍摄能力的双镜头DV来到了我们面前。三星首推的双镜头Mini DV,已经可以在保留主流DV性能的基础上实现413万像素级的DC效果,产品一问世便因其出色的功能、便携性、性价比高等特点受到众多经销商者的追捧。双镜头DV得到追捧传递了一个积极信号:DV与DC的融合会与DV的普及同时发生。

      市场与消费需求

      据计世资讯的研究报告显示: 2003-2004年数码摄像机市场持续膨胀,数码摄像机已占摄像机市场的2/3强。2003年国内DV市场销售总量达到55.6万台,销售额比2002年增长了125.9%,这表明数码摄像机的增长空间是非常大的。而这种增长是以DV产品的使用的简便性、外观的时尚性、以及价格不断下降的趋势为基础的。据计世资讯的预测,2004年DV的市场容量将达到70万台。除了DV市场本身的增长,大容量的DC市场也令DV商们垂涎三尺。据计世的研究报告显示,2004年国内DC的市场增长率超过100%,总销量将达到170万台。DV众厂商要想在DC市场分得一杯羹,融合了拍照功能的DV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提到国内DV市场,不能不提日韩企业。尽管国内已有不少企业涉入数码领域,但市场的占有率很低,基本上还是被日韩厂商所垄断,产品的发展趋势与方向还是由他们来左右。目前的DV市场有两大派系:一派是以索尼、松下为首的日本厂商,它们占据了国内的大部分市场,另一派是以三星为主的后起之秀,尤其是韩国三星,自去年起其市场发展势头甚猛,一举打破了由日系企业垄断的市场格局。

      数码时代人们的消费意识空前提升,随着DV的日益普及,消费者需求功能多元化的产品。对于日常使用来说,动态的图像、静态的图片两者各有千秋,两者都可在电脑上存储、传输,但当在电脑上或电视上播放时,显然动态的图像比静态的图片更有吸引力;而且一台性能优良的数码相机,它的价位与数码摄像机相比并不便宜。但是,总会有很多人对于瞬间美情由独钟,DC仍旧具有强大的市场需求。鱼与熊掌能否兼得呢?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希望拥有一台宜“动”宜“静”的二合一机器,这样既方便使用、方便外出时携带,又可节约成本。精明的厂商们瞅准了这一市场机会,先后推出了具有拍照功能的DV,虽然像素高低有差别,但显示了DV与DC的融合趋势不可逆转。尤其是三星推出的双镜头DV将DV与DC的功能很好地融合到一起,动态摄影和静态拍照都实现了高像素成像。虽然它的镜头有两个,但是身材苗条——体积只有880cm3,重量只有450克。

      无论是从DV还是DC的角度,主流DV将会朝着可以轻松实现大部分传统DC功能和性能的方向发展,二者的结合在多数条件下已经是“万事俱备”, 企业的技术实力与创新精神恰恰是一阵及时的东风。在DV与DC相互为市场而不遗余力的时候,三星别出心裁地将二者进行了恰到好处的融合,使DV、DC爱好者一箭双雕,也许可以称得上是开创了数码领域的新风潮。金昌焕部长自豪地说:“这是三星重视消费者需求的结果。三星的发展一起贯穿着一条主线——不断满足客户的需求。三星做了许多创新的东西,不断地整合社会优势资源,与自己优势结合,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求。体现在三星DV上,这一点尤其明显。三星DV一直在做这样的事——怎样在第一时间发现用户需求?在第一时间配置社会资源,满足消费者需求?三星的技术优势使三星有能力将需求转化为现实产品。”

      有机化技术解决融合难题

      由于数码相机、摄像机都是利用CCD或者COMS等传感器来成像,所以也就为这些产品的合体奠定了基础,但由于两种产品在最初设计思想上的差异使得业界目前仍有声音对此存在争议。

      争论一:像素之差。多数的DV只具备80万 至120万像素的传感器元件,因为这对于目前的电视机乃至640×480分辨率的动态拍摄已经足够了。然而静态拍摄照片目前至少需要200万像素才可以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如果需要打印出6英寸以上的相片,1600×1200的分辨率也不嫌过,因此这就造成了矛盾。但可喜的是,这一问题已得到解决,去年市场上已有200万像素级静像拍摄能力的DV产品,三星首推的双镜头DV静像分辨率更是达到了惊人的525万。

      争论二:存储介质不同。DV由于连续拍摄的时间长,并且还需要录音,因此对于存储介质的容量要求肯定是比较高的,因此一般都使用MiniDV磁带存储。但是DC一般都是使用存储卡,而新买的机器一般只附带16M左右的存储卡,拍摄时只能支持1-2分钟,即便是512M的存储卡也只能拍摄20-30分钟左右。但在目前技术支持下,可支持1-2个小时的DV、DC二合一机已经司空见惯。

      争论三:成像要求。DV所拍摄出来的东西一般情况下在电视机上、电脑上观看,而DC拍摄出来的不但要在显示器上观看还要求将其打印出来变成照片。前面说了,由于传感器像素、镜头差异等因素,决定了大多数DV所拍摄出来的照片无法与DC相比,因此对于最终成像质量比较挑剔的用户可能难于接受,三星推出的双镜头Mini DV(DV、DC分用不同的镜头以兼顾动态、静态图像质量)已经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在DV、DC的融合之路上又迈进了一大步。

      虽然DV、DC总是有一些差异,但随着适合既拍摄静态照片又能拍摄动态影片的双镜头DV的出现,以及后期处理电路、存储介质方面的进步,这些二合一产品的最终效果作为消费类产品已经可以满足要求了。而且随着技术的发展,产品的性能只会向着更完善的方向发展。

      对于DV这种高精尖机电一休化的产品来说,哪个厂商拥有更先进的技术,谁就在市场上有更多的发言权。有机化的IT数码技术使三星出招更快。三星电子的全球研发中心分布在韩国、美国和日本,在中国也有两个研发基地。三星本身拥有有机化的IT数码技术,除数码摄像机外,三星在许多关键领域都掌握有核心技术,例如显像管、手机、笔记本电脑、MP3、电话机方面都拥有核心的技术,这使得三星具有了整合产品、技术的能力。去年,三星电子的专利数在全球排名第5,仅次于IBM等公司,领先于索尼、佳能等公司。三星(中国)公司将DV定位为2004年三星的“战略性产品”,对数码摄像机的投资一直在增长,强大的资金支持使三星DV的技术发展迅速,三星的技术优势将会继续引领行业的发展方向。

      融合是一种永恒的潮流,如能播MP3的数码录音笔,携VCD刻录与DVD播放于一体的COMBO等,数码摄像机也不例外,多功能将成为其未来发展的另一大趋势。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二合一产品完全替代此前风光无限的DC只是时间上的早晚而已。这就如同手机短信替换BP机、智能手机替代PDA/掌上电脑一样顺理成章。随着技术的进步,主流DV将会朝着可以轻松实现大部分传统DC功能和性能的方向发展,同时,DV与DC的融合所带来的便捷性又会推动DV的普及。

  • 上一篇文章: 一个打印机JS日记给我们的提示

  • 下一篇文章: 数码摄像机静像功能到底如何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5 桐庐禾明子布艺设计工作室 浙ICP备19012557号-1        电子邮件:webmaster@ddtx.com
    页面执行时间:15.6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