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就是声道问题,国际标准的电视节目录制要求是
CH1(一声道):配音+音效(包括音乐)
CH2(二声道):无配音的其他音效(包括音乐)
因为一条广告播出有时因为地区、时间等各因素会有不同的版本,人声配音很可能会被修改,所以为便于客户和电视台修改,一般2声道录没配解说的音乐音效,方便客户,也给自己省事(省得又找回来找你重配)
当然,做电影又另当别论,暂且不提。
3,指标问题。这里的指标一般指的是我们用来做片子的音乐、音效素材的质量。最好的素材是直接从录音棚里出来的24bit的高质量的数字带,不过可惜我们一般不会碰到,所以CD的质量是最好的,CD是以44.1kHz,16bit采样的声音文件,那些kHz,bit之类我们大可不去管他,反正越高越好,如果低于这个数字,那么声音听起来就会差些,专业就叫失真,一般来说只要不低于22kHz,8bit(很多市面上的素材盘就是这个格式),还是能听的,但是你想做出清脆悦耳极有穿透力的高音或是肉感十足的低音,那就有点勉强了。这其实和我们图片的分辨率是一码事,图片越大,清晰度越高:)
其他的素材,比如磁带,如果有比较好的卡座(放磁带的机器),也是可以用的,录的好的素材甚至不比CD差到哪里,比那些廉价的光盘好得多。
我们采集素材的时候要注意,CD尽量用软件抓,如果是录制的素材,只要有专业板卡,如digishut, LE,就尽量用卡上带的音频端口采集,因为这都是专业级的音频系统(一般都是48KHz),远比什么创新的live之类卡指标高得多了!
我们很多人都看过F8这个动画了吧?这其中的声音就是作者自己录制的,仔细去听一听吧,很专业的,大片的感觉:)
说了一大堆,其实前面这些都是一点基础,也是我们平时要注意的地方,接下来给大家讲讲一个很实用的内容:人声的处理。
现实中很难找到一个声音完美的人,或多或少总有些不足,比如高音不够亮,低音不混厚,所以录音师要做的事就是修饰美化声音,如果你去听一听一些歌手在录音棚里干唱的声音,你一定会对自己的歌喉树立信心的:)那么,录音师干了什么呢??这里我以比较常用的多轨音频编辑软件Cool Edit Pro为例,聊聊声音处理的基本步骤。

首先我们打开Cool Edit Pro,调入一个待处理的音频文件,右图是整个软件的界面,首先第一步我们要加一个叫“压限器”的效果,在动力学的界面里

打开后会出现这样的界面

一般情况下我们的选择如图,呢么这压限器到底起什么做用呢?
压限器是一种特殊的电路,主要功能是对信号做压缩处理,以达到控制信号动态、保护设备等目的。有人就会问,压缩声音干什么?声音不是更没有力度了?其实完全相反,压限器实际上把超过指定幅度的大音量的声音压低,相对而言就等于提高了小音量的电平,这样不管是细微的唇齿音还是嘹亮的元音,都能听得更清楚,这和胶片的宽容度很类似,能够在指定范围内最大限度提高信号动态,去唱过卡拉ok的朋友都知道,高档的歌厅轻轻哼唱就可以听得很清楚,再大声喊叫都不会破,其实就是装了压限器:)
压限器使用后能够提高人声的凝聚力和穿透力,在音量不大的情况下也能保持很好的可辨性,可以说,不用压限器处理,人声是很难做得富有磁性的,顶级的录音师、混音师都是压限器的使用高手:)有很多高级话筒,本身就有压限的特性,使它的音色独具特色,也省了录音师的一些麻烦。
具体的使用中还有一些小的调整,比如说如果背景噪音比较大的情况下,就不能压得太厉害,以免把噪音也放出来,录的设备很好,也可以压得少些(因为有的已经压过了)。具体还是要仔细听为准。还有可以把上面的Splines打开,让压缩效果过渡均匀些,具体要靠你的耳朵来选择哦。
压限器使用后高音会有些衰减,所以接下来我们要进行调整,并且把声音的声线作调整我们使用均衡器来完成这件事。

图示均衡器 Graphic Equalizer,简写为EQ就是调高低音的那个东西,只不过专业设备按扭比较多,看起来比较晕),它能够把各频率的信号进项衰减或提升,用它能把歌手(播音员)并不完美的声线进行无限接近完美的补偿,比如加低音,提高音,减少鼻音等等,也有些特色的嗓音需要强化特征,比如让破锣嗓更像破了N个洞的锣,让沙喉咙更象馋了沙子的xxx……..

有个很详细的图表反映了我们调节某一段音频的时候会产生什么效果。
音 源 |
明显影响音色的频率 |
歌声(女) |
1.6—3.6K影响音色的明亮度,提升此段频率可以使音色鲜明通透 |
歌声(男) |
150—600Hz影响歌声力度,提升此频段可以使歌声共鸣感强,增加力度 |
语音 |
800Hz是“危险”频率,过于提升会让音色发“硬”、发“愣”。 |
沙哑声 |
提升64—261Hz会使音色得到改善 |
女生带噪音 |
提升64---315Hz,衰减1—4KHz,可消除女生带杂音(声带窄的音质) |
喉音重 |
衰减600—800Hz会让音色得到改善 |
鼻音重 |
衰减60—260Hz,提升1_2.4KHz可改善音质 |
齿音重 |
6kHz过高会产生严重齿音 |
咳音重 |
4KHz过高会产生咳音严重现象(电台频率偏离时的音色) |
所以,接下来就是依照各人的音色对照上表做补偿,达到你觉得满意的效果:)
经过这两个步骤的处理,基本上音色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要更进一步,我们就要加入其他效果,最常用的就是入混响(reverberation),从字面望文生义:混响,混在一起响………..
其实混响就是模拟真实空间中声音在房间等障碍物的反射下的传播,我们在浴室里洗澡时会发现唱歌的效果特别好,就是因为大量反射声丰富了原来的声音,让声音更饱满。


Cool Edit Pro中有一些设置好的参数,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效果,一般来讲,配音解说适当少一点,以保证语音的清晰度,歌声可以多设置些,具体参数要多试试才知道:)
提醒大家注意,混响不等于延时(Delay),简单讲延时时间比较长,混响比较短。我印象中小余50ms的叫混响,大余的就叫延时。一般我们在做音乐的时候对歌手的声音会加延时,但是语音就不能加,因为延时会破坏清晰度。
前面的步骤做完,基本上一个比原来好听的声音就做完了,
最后我们把这个调好的声音做一个自动电平控制,


好了大功告成,合到片子里听一听吧,是不是不一样了???
上面的滤镜效果使用还有很多方法,大家可以多研究研究,可以组合出很做特殊效果来。
顺便在这里提一点,作影视动画的公司、个人都很注意电脑的各个配置,显示卡、显示器……..都好,就是音频设备很差,甚至用几十元一个的杂牌塑料小音箱,用这样的设备做监听,在你那里听的顶好,到了别的机器上可能会惨不忍睹,所以适当花点钱投资一下,不会亏待你的耳朵的:)最省钱的方法就是买耳机,同价位的耳机远比音箱的指标好得多,一副300-500元的耳机已经足够大多数非专业人士日常工作的需要了:)
我现在就是用一副森海塞尔的限量版HD-414(260元),还有一对惠威的swans M-1小音箱做监听,又欣赏音乐,又干活,真是享受啊!